藥品“串貨”痼疾待解
2019-05-14 已有162人瀏覽
廣東博洲藥業發布《關于停止對藥師幫等所有電商供貨客戶告知函》,稱“藥師幫”、“淘寶”、“藥京采”、“好藥師”等網絡平臺長期以來以低價銷售公司產品,已嚴重影響市場價格,造成規范合作客戶無法正常銷售。決定自即日起禁止公司**合作的所有客戶給以上平臺電商供貨,違者根據協議停止合作。截至目前,已有九州通、揚子江藥業、陜西利君、吉林敖東、四川百利天恒藥業等十多家藥企陸續發布公告函,表示藥師幫等電商平臺擾亂了公司正常市場價格秩序,損害了公司形象,決定予以抵制。
上述藥企集體抵制藥師幫的行為,被業內稱為“串貨”。串貨一般發生在各個地區之間,主要是指,某一區域代理商(藥品銷售經常采用代理商模式,某一區域設定一個或幾個代理商,在同一個區域內的藥品批發價格相同,各個區域之間的價格可能不同)將自己的產品銷售到了其他同一品牌代理商的代理區域。通俗上來說,對于區域限制的產品拿到非本銷售區去銷售的行為稱為串貨。
實際上,藥品串貨作為行業弊病,是行業中難以杜絕且監管困難的現象。一位電商總經理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,醫藥行業與其他行業不同,各地區招標價不一樣,價格也不透明,因此串貨現象比較嚴重。
藥品串貨作為行業弊病,近幾年屢見報道,如2015年12月初,河北省邢臺市任縣市場發現金銀花刮號沖貨,生產批號、序列號全部刮掉,零售價格低于公司規定,嚴重擾亂了市場價格秩序。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》第四十九條規定,不注明或更改生產批號的藥品按劣藥處理,此類藥品禁止銷售。
- 上一篇:淺說串貨的主要形式和建議
- 下一篇:經銷商應該怎么樣治理串貨的行為呢